《中国高等教育》专题推介
我校英语专业“全人”培养模式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6期)专题推介我校英语专业“全人”培养模式。
我校自2009年获批建设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特色专业“英语”以来,学校从政策、财力、物力等方面支持外国语学院教学团队逐步探索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学校和学院抓住机遇,坚实推进英语专业及外语学科的发展,朝着“双一流”的目标稳步前进。基于新时期我国教育的新使命、国家教育战略以及外语教育现状等宏观背景和学院英语专业以及外语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创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英语专业“全人”培养模式。
英语专业“全人”培养模式针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存在的“重专业、轻通识”“重工具、轻人文”“重知识、轻思辨”的人才培养问题,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实践平台、评价体系五个维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构建了英语专业“通德通识、博雅精专”的全人培养模式。该模式以“教外语、育全人,教单科、育全人”为理念,构建了符合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全人课程体系,研发了全人教育英语专业本科系列教材,搭建了体用结合、立体多元的实践平台,完善了终结性与过程性、职前与职后、个体与社会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该模式结合新时代外语教育的特点,重新诠释并发展了全人教育理论,系统地运用于英语专业教育教学实践,其价值在于培养“通识与专业同体、人文与工具同用、知识与思辨同生”的人才,取得了“两提高”(人才质量提高,教师素质提高)、“三认同”(学生认同,教师认同,社会认同)的显著效果。
英语专业“全人”培养模式已经引起了外语教育界的关注,其社会影响也日益扩大。目前已经有40余所兄弟院校来外国语学院调研,“全人”教育教材系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已被50多所高校采用,教研团队成员多次受邀到兄弟院校和全国相关教学研讨会介绍该模式,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外语教育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该模式的一些特色实践,如“北碚星期日英语班”“西南大学外语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多次被媒体报道。教研团队在英语专业“全人”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还产出了一批重要科研和教学成果。目前,团队共发表与成果相关的核心学术期刊论文30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出版教学研究专著10部,主编本科英语教材30余部(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获批建设校级在线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各1门。英语专业全人培养模式已经荣获“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