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黑龙江大学赵为教授做客博雅讲坛

作者:编辑: 审核: 阅读次数:日期:2019年05月22日

   520日上午9点,黑龙江大学高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赵为教授应邀做客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雅讲坛第422讲,于外国语学院413教室作了题为“俄语学习与翻译”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李小桃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主任、西南大学俄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谢周教授及部分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生和本科生到场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赵为教授向大家抛出了两个问题:很有必要学习俄语吗?翻译都是老师教出来的吗?

紧接着,赵为教授指出,俄语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同时也为愿意继续深造的同学提供了良好的外语基础,俄语专业学生首先应当在情感和心理上接受它。同学们在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同时,还要训练自己的情商,毕竟语言学习离不开人际交往,高情商在语言学习的高级阶段也是一个加分项。此外,赵教授还强调了语音、语法的重要性。在语音方面,赵教授指出了当前中国俄语初学者的通病,以及俄语语音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并结合自身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为同学们分享了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在语法方面,由于俄语是典型的屈折语,句子结构、语法构成是俄语初学者的一大关卡,但是语法的学习并非无迹可循。赵为教授根据结构主义语言学、TG语法等理论,结合具体的分析实例,为同学们展现了俄语语法的魅力,并指点同学们说,俄语语法的学习和领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因为其难而放弃。

其次,赵教授认为翻译不能全靠老师教,语言学习者应当进行大量的实际操练。外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但是目前“译”在本科以及研究生的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普遍重视。他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因为外语人才并不必然等于翻译人才,尤其是高水平翻译人才。虽然科技在进步,如今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完善的翻译软件及硬件,但是在高端翻译市场上,交传、同传、高水平笔译等翻译人才仍然非常欠缺。随后赵教授通过大量翻译实例,为同学们进一步说明了做好翻译应当遵循“传达信息,摆脱结构,减少对译,连好前后”等一般原则,并着重讲解了专有名词的翻译问题。

  在互动环节中,赵为教授详细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诸多疑问,并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俄语学习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据悉,赵为教授此次莅临我校,除了应外国语学院和俄语国家研究中心之邀进行此次讲座之外,还主持了我院俄语专业2019届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赵为教授目前还担任中俄人文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教育合作俄语翻译中心主任等社会兼职,不仅是我国俄语翻译实践领域内的高端人士和领军人物,而且长期从事俄语专业教学,担任俄语翻译专业硕士的口、笔译教学工作,主编教材10部,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黑龙江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供稿  张泽明  项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