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3点,辅仁大学跨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承淑教授应邀做客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雅讲坛(第430讲),在学院819教室作了题为“老手、新手、生手的口译重说与改口分析”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胡显耀教授主持,韩潮教授、陈思佳副教授及部分博士、硕士生到场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杨承淑教授主要分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她对口译实践与口译研究的看法;二是详细介绍了一项“关于老手、新手、生手的口译重说与改口分析”的专题研究。杨教授提出,口译研究不应该受到研究语种的限制,研究的结论在各语种间的口译中应当是共通的。她认为口译包含语言、技巧、策略三大要素,其中技巧和策略不容混淆。划分译员所处阶段的依据主要是从业年限,而且处于不同阶段的译员所采用的技巧也不同,这也是在口译中会影响他们的决策、语速表现的因素。
杨承淑教授详细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专题研究。该研究是一项针对英译中与中译英的带稿同传口译的实验研究,分析学习两年但尚未通过专业考试的生手译者、入行2-3年的新进译者、以及入行8年以上资深译者的口译产出特征。透过不同阶段译者,在词语对应、技巧运用、及策略选择上的表现进行对照比较。从而对各阶段译者面临的共同困难与个别问题,提出学习者(生手)、新进者(新手)、以及资深者(老手)之间共同的口译基本能力的属性描述。从生手到新手到老手的蜕变,三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不同:会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翻译水准不同,误译的类型不同。杨教授认为,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可以使新老译者在理解和输出时间有限的条件下,考察其停顿、迟疑、修正及其他的信号。通过语料分析(corpus analysis):转写成文本(transcript),标记停顿(pauses)、改口(corrections)以及内容的转换和信息丢失(shifts and loses),回溯访谈译者,分析停顿和迟疑的数量,从而达到比较学生译者、新手译者和老练译者的语言、技巧和策略的目的;检验老手的翻译策略和老手与新手生手的差异以及描述不同人员的能力差别,进而设定有效的教学计划以及标准。
在提问环节,外国语学院师生踊跃向杨承淑教授提问,杨教授耐心地为大家一一解答。最后,胡显耀教授对杨教授的到来与精彩的演讲表示了感谢,并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他指出杨教授的讲解使在座师生对口译与口译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胡教授还提醒同学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译员台上的精彩表现是不断学习和努力的结果,并借用杨教授提到的“知易行难”激励同学们多多打磨自身的翻译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