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苇间风沙龙第47讲回放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英语原语干扰 文体统计学分析

作者:编辑: 审核: 阅读次数:日期:2019年12月19日

 

 

 

      1218日,苇间风沙龙第47讲在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713教室顺利举行。罗益民教授主持了本次沙龙,博士生导师胡显耀教授作为本次沙龙的主讲人,通过语料库文体统计学对翻译英语中的原语干扰现象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学院部分研究文学、翻译的教师,来自法学院的博士生参加了这次沙龙讲座与讨论。

 主持人介绍

       罗益民,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弗里曼学者,富布莱特学者,主要从事莎士比亚研究,英美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词典学与美学(哲学)研究,为重庆市重点人文社科基地西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外语教育中心副主任,西南大学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莎士比亚研究会会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罗益民教授是苇间风沙龙的发起者和主持人。

主讲人介绍

        胡显耀,西南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曾任英国Salford大学访问学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和英语系研究助理。研究领域:翻译学、语料库、文体统计学、翻译认知机制、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已出版学术专著三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ie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语文学翻译语料库建设与研究”(2008)和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认知模式研究”(2011),曾主持建设“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语料库”(CCTFC)。从事法律、财经、儿童文学和科普著作的翻译,出版译著三部,发表译文数十万字。

 主讲回放 

        讲座伊始,胡显耀教授对语料库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指出其运用范围广泛,包括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因此本次讲座的意义在于通过运用语料库资源方法,给予非翻译方向专业人士更多实际帮助。讲座尾声,胡显耀教授提出思考题以激发大家对本次沙龙的深入探讨,问题包括:“造成原语干扰的可能因素有哪些?”、“原语干扰是一种翻译共性吗?”、“语言的系统差异和相对地位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胡老师

       接着,胡显耀教授针对翻译共性和原语干扰提出了相关问题,引出语料库,文体特征和统计分析三种方法的详细介绍。接着指出原语的干扰包括简化特征、显化特征、语法显化、句段长度等方面。以翻译英语为例,印欧语系原语与非印欧语系原语作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印欧语系原语的翻译英语与原创英语差异比非印欧语原语的差异更为显著。

       讲座尾声,胡显耀教授提出思考题以激发大家对本次沙龙的深入探讨,问题包括:“造成原语干扰的可能因素有哪些?”、“原语干扰是一种翻译共性吗?”、“语言的系统差异和相对地位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他认为,这些干扰因素包括:(1)原语与译入语的系统差异;(2)语言与文学的相对低位;(3)翻译规范;(4)译者对待原文的态度;(5)翻译共性。他还提出翻译出来的英语对原语的干扰是不是共性的问题,答案是:相对“强势”的英语受到了干扰,同时,原语和原文在翻译过程中始终处于凸显地位。

 

 

交流与互动

   在互动环节中,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就存在疑问的内容与胡教授进行了讨论。讨论的内容有语料库的选择以及检索方式等。针对这两点疑问,胡教授建议大家使用关键词检索语料库,并向大家推荐了相关语料库的网站。

         最后,主持人罗益民教授对讲座和沙龙讨论进行了点评。他认为,语料库方法是很有效用和益处的,跨学科的视觉结合起来,有利于从不同视觉进行关照。期待胡教授再次莅临,为沙龙增光添彩,也为渴求知识的学子们提供有用的启发。

合影留念

   本次沙龙在愉快的合影中落下帷幕,明年,让我们再次相聚周三,不见不散! 

 

来源 | 重庆市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西南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