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5日下午,西南大学崔延强副校长率领社科处邱江处长、王作军副处长、范德臣科长一行来学院调研文字语言文学相关学科科研工作开展情况及科研平台运转状况。外国语学院文旭院长、莫启扬副院长、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孟蓬生所长、中国新诗研究所向天渊副所长、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杜世洪教授、研究员郭方云教授、俄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谢周教授参加了调研会。
会上,文旭院长从必要性、可行性、主要研究领域、特色和优势四个方面介绍了“语言认知科学实验室”的建设情况。
文院长在报告中指出,加强“语言认知科学实验室”建设是新文科建设、学科发展及语言服务社会的需要。学院既有悠久的历史与传承,又有扎实的学科、平台、团队基础,将继续发挥特色与优势,进一步扩建和升级现有实验室,力争在认知语言学前沿、语言认知障碍与语言康复治疗、多语地区语言发展与语言认知加工等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郭方云教授介绍了“文学地图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郭教授希望通过“文学地图研究中心”将自己研究文学地图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同先进数据库技术、文图互动技术、VR技术等结合起来,生成直观形象的电子文学地图产品。
孟蓬生所长介绍了文献所的基本情况。文献所现有科研人员21人,目前以出土文献整理与语言文字研究、民族文献与文字研究为主要特色,其中出土文献研究涵盖甲骨文金文、简帛、碑刻、敦煌石刻等。民族文献研究则以东巴文最为突出。
孟所长表示,目前文献所正致力于坚持以最朴实的对文字本身的研究,发挥科研人员、学生等方面的优势,利用数据库技术等手段开展综合研究,并努力将成果推广至社会,造福广大人民并为语言学理论、文学、甚至是哲学提供研究基础。
向天渊副所长提到,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研究新诗的实体机构,30多年的发展也在中内外诗歌评论界积累了一定的声望,其创办的刊物《中国诗歌研究》和《中国诗歌年鉴》已经发刊30多年,新诗所国际论坛在业内也颇有凝聚力,另外新诗所吕进所长与北京大学的谢冕教授有“南吕北谢“之说。但是新诗所体量较小,进人难,虽然人均发表量比较可观,但分方向研究后难免被摊薄了科研力量,在校内外各方面的压力下,新诗所人充满了危机意识,也做尝试新的研究方法的尝试,并初见成果。
社科处邱江处长指出当下全国各级科研机构竞争日趋激烈, 为了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 各研究所必须明确并发展自身的特色优势,要有科学的实验体系支撑,重视并借助真正先进的科学技术,重视数据的收集,才能使研究所葆有真正的竞争力。
社科处王作军副处长提到,科学研究应结合特色,做出品牌,同时还应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崔延强副校长肯定了各研究机构的努力成果并提出 “十四五”规划编制中科研机构重新布局的构想,将改革科研机构运行机制,整合优势资源,实现科研平台高效运转。此外,崔延强副校长对新文科实验室的建设与申报提出建议,他指出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应去学科化,应以科学问题为导向,重点技术突破为关键,成果产出为效益,实验室应以实验为主体。
崔校长还表示学校对语言、文学领域的各科研机构寄予厚望,希望各科研机构发挥特色与优势,进一步建设队伍,完善制度体系,做出有自己特色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