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苇间风沙龙第48讲在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711教室顺利举行,罗益民教授主持了本次沙龙,我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文旭教授作为本次沙龙的主讲人,对社会认知视角下自我身份的话语建构,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沙龙座无虚席,济济一堂。学院副院长胡显耀教授,杜世洪教授,彭玉全老师,王子春老师,杨竹老师,王惠静老师,王莲涔老师等研究文学、语言学和翻译的教师和研究生、博士生、访问学者等参加了沙龙,并进行了热情而有深度的讨论。
讲座开始,文旭教授以《说岳全传》和《破壁记》中的故事为例,分析了其中称呼语的使用与文本中人际交流失败的关系,指出其失败根源于说话人自我认知的不同,由此可见,身份的合理话语建构对言语交际的成功非常重要。本讲中,对于社会认知视角下,说话人自我身份的话语建构,文教授提到了三个关键词,社会认知、自我身份和话语建构。
接着,文教授阐释了自我或自我概念是什么,其中,他谈到了研究自我认知的两条路径:一是研究自我认知的过程;二是研究自我认知的内容和结构(自我概念)。也对比了中西方关于“自我”概念的认知情况。例如弗洛伊德的“三我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以及中国学者傅佩荣的“道我、义我和动我”。进而,文教授对社会认知进行了阐释,简单地讲,社会认知就是个人解释、分析和记忆有关社会世界中信息的方式。最后探讨了自我身份的话语建构问题。
讲座尾声,文教授对本次讲座内容作出总结,自我身份不是一个人的固有属性,而是必须不断重复建构的时间产物,具有情境性、相关性和求生性。自我身份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社会认知过程和结构。自我身份既有个人心理的一面,也有社会文化的一面,每个人既是在用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交际来建构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是被别人建构的。此外,对自我话语和自我身份建构的研究历史不长,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主持人罗益民教授对沙龙讲座进行了总结,称讲座博学中西,贯通古今,是读书、学习和做学问的榜样。他提到学院院训“博学中西,砥砺德行”是外国语学院一直以来坚持育人的理念。讲座中,院长文旭教授旁征博引,学先为范,从语言学、社会认知心理学、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等不同领域,研究了社会认知视角下自我身份的话语构建,切身践行了学贯中西,育人育德的理念,表现出作为国际旗舰学者的高度和风范。
在问答环节,博士生导师胡显耀教授用“跨、新、博、精”四个字总结了自己的感受。“跨”即文教授的跨学科研究范围大,“新”即文教授把社会认知、自我身份、话语建构等交叉起来研究,是一种创新,“博”即文教授知识的广博,对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都有所涉足。“精”即文教授研究论证过程严密,观点之间的逻辑性精确到位。文教授回应道,社会认知从做人、做事以及交际方面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启示。博士生导师杜世洪教授对于此次讲座提出了以下问题:"自我是识别出来的还是堆砌出来的",“有没有一个恒定的自我,无需构建”。这些问题引发了大家深刻的思考,引起了学者们之间激烈的讨论。彭玉全教授提出除了自我身份建构之外,还有没有对对方身份的建构,比如说在翻译领域,对于译者身份和读者身份的建构。文教授肯定了他者身份建构的肯定,解释道对自我身份的建构的同时,他者身份的建构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