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名家学术讲座论坛·文学”之一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雅讲坛第467讲)
文学观念创新与外国文学经典作品重读
01讲座概要
2022年6月24日下午2: 30至5: 00,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建军教授应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作了题为“文学观念创新与外国文学经典作品重读”的腾讯会议在线讲座。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博士生教研室主任、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外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罗益民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是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名家学术讲座论坛·文学”讲座系列第一讲,国内多所高校专家、学者及硕、博士生聆听了讲座。
02主讲人简介
刘建军,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国家出版基金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委。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教育部重点项目等7项;学术专著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三次被评为教育部“科研管理先进个人”;2011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2006年获得华为优秀教师奖;2013年被评为中宣部科普教育先进个人。主编《20世纪西方文学》《外国文学》等国家规划教材10余部,多部教材和著作获得全国优秀教材奖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个人学术专著《西方长篇小说结构模式研究》《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欧洲中世纪文学论稿》《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6卷本)等10多部。发表论文200多篇。近两年来,刘建军教授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40多所高校讲学或开设讲座。
03讲座内容
首先,刘教授从两个热点现象来导入本次讲座:一是如今的外国文学教学与时代及学生的要求脱节;二是跨学科的外国文学研究成为主流趋势。事实上,当代外国文学研究面临着新科技革命、国际关系大变局和都市化进程三方面的严峻挑战,这将导致原有的事物和学科间界限模糊,原有的二元论、因果论思维方式失衡,原有的对人的主体性认识落伍。面对当今世界大变局,文学观念必须从知识体系向问题体系转变,由僵化的反映论向认识论转变。在此基础上,重新阐释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能够为建设中国的外国文学话语服务。
刘教授认为,新的文学知识体系与认知体系有三大基本特征。其一,从强调反映论转向强调认识论,体现文学的预测性。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为例,老人桑地亚哥代表了美国总统为首的精英阶层,由此不难理解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学者们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认识民族性格,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高认识能力和预测能力。其二,从强调文学知识本体转向强调问题意识,表现文学批评的深层性。刘教授将《神曲》与《西游记》进行了关联类比,但丁、维吉尔和贝利亚特分别代表执着的精神、理性的批评和坚定的信仰,这与唐僧、孙悟空和沙僧表现的人文精神暗暗契合。这样的文本解读就获得了跨越边界、超越时空的审美体验。刘教授认为文学理解应该具备问题意识,文学作品才能如活水般生生不息、常读常新。其三,从二元论转向合力论,体现辩证法的思维逻辑。刘教授认为,除哈姆莱特、克劳狄斯等主角外,掘墓人等小人物也对戏剧的整体性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关于《哈姆莱特》,刘教授挑战了传统的人文主义视角,认为整部作品是对人与人关系的解读,是人类司法精神的再认知。这一点看法十分敏锐,与英国诗人雪莱的看法有殊途同归之处。
随后,刘教授明确了文学研究操作实践的关键点与突破口:一是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读了司汤达的《红与黑》,刘教授问到:“于连真的是野心家吗?”一反传统偏见,刘教授认为于连表现了知识分子追求进步的执着精神,他的命运悲剧既在于个人身上些许知识分子的自负以及错误的阶级立场,更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对青年人的碾压和毁灭。通过举例论证,刘教授阐明了文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硕士、博士论文撰写。刘教授反复强调,人才培养要把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它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二是概念的重新梳理。刘教授结合自身实际,重新定义了“自由”、“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等术语。三是生活经验与作品细节的关系问题。刘教授认为文学研究应该立足文本细节,他从巴尔扎克的小说归纳出三种资本剥削形式,包括以高布赛克为代表的高利贷盘剥、以葛朗台和高老头为代表的商品经济剥削及金融资本,实现了文学与经济学的跨学科融通。通过重塑文学经典,刘教授得出结论:切勿生搬硬套文学理论,应在作品中理解、应用和消化理论。
04精彩点评:
罗益民教授总结时指出,刘建军教授的讲座内容学贯古今,研究视野高屋建瓴。刘教授既具备历时的学术思路,又具备共时的社会关怀,他梳理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结合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探索了文学的出路。在文学史上,文学大致具备以下社会功用:模仿论(或反映论)、教化说及维多利亚时期唯美主义倾向。按照莎士比亚的艺术观念,艺术高于生活;按照王尔德的理论主张,艺术指导、指挥生活。如果从刘教授的认识论角度出发,便不难理解莎士比亚的艺术倾向和王尔德看似偏执的“为艺术而艺术”主张了。刘教授从生活出发,与现实结合,以一个崭新的角度来审视如何重读文学经典,在经典中发现了作品历久弥新的现实意义。这不仅为经典作品的阅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也为学术史、学术研究、文学批评、文学文化理论创建提供了新的范式。可以说,刘教授在文本解读上建立起了知识体系与时代之间的能动性,明确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意识和阐明概念的研究准则,对学位论文选题、课题申报,尤其是具体的学术研究,都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05观众问答环节:
讲座最后,刘教授现场回答了听众们的踊跃提问。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柳士军老师向刘教授请教如何定义及阐释文学的现代性叙事。刘教授认为,现代性涉及文学作品的历史语境。文学是一种思维模式,文学的现代性就是一种思维模式的现代性。现代性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境的读者对文本的不同阐释,因此,文学的现代性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类似“现代化”,刘教授更愿意把现代性看成一个“名词+动词”结构,表现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现代性具备不同学科和不同个体的特征,理解的时候应做个别的处理,得出不同的结论,虽然它们有共同之处,却各有不同。西南大学博士生、重庆邮电大学教授史敬轩问及当今历史语境下文学研究的难点。刘教授列举了六点突出问题并做了详尽的阐述,包括人文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冲突、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冲突、个人身份定位、新自由主义、反智主义及批评方法的合理应用。西南大学博士生金涛请教文学研究中城市的多重属性。刘教授认为,城市首先应该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其次帮助人们实现精神愉悦,二者缺一不可。此外,刘教授建议青年学者批判地理解和吸收国外理论家的观点,仅用他人观点来为自己所用。对于在线听众提出的其他问题,刘教授都做了鞭辟入里、画龙点睛且富有启发的解答。本次讲座在愉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听众互动积极,反响热烈。
05合影留念:
审核:陈小凤
文稿撰写:丁秋月
摄 影:常欣
图文编辑:周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