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9日,由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和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编辑部、《语言、翻译与认知》编辑部、重庆市外文学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的首届全国文化语用学缙云论坛在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顺利召开。
会议采取主旨报告和专题论坛的方式对文化语用学相关议题进行深入探讨,9位文化语用学及其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主旨发言。论坛为期3天,共计1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
【开幕式】
4月8日上午8:30举行了论坛开幕式,由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肖开容教授主持。
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葛信勇代表西南大学向与会专家及代表们表示热烈欢迎。葛校长表示,首届全国文化语用学论坛在西南大学的举行,是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又一次富有深刻意义的学术盛会。各位专家学者聚集在西南大学交流最新的学术成果,向我校师生传经送宝,必将大力推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
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会长陈新仁教授在致辞中向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陈教授指出,在不断弘扬“文化自信”的当下,各方的不懈努力促成了本次文化语用学论坛的召开,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学者的文化自觉。陈教授表示,很期待与会专家及代表们精心准备的这场“学术盛宴”,希望本次会议的丰硕成果,能推动中国的语用故事走向国际,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文旭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文院长指出,本次论坛的召开为文化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旨在为与会学者提供平等交流、自由讨论的契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进而推动文化语用学的蓬勃发展。
【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一
以文化传统教育的内容充实语用学研究
周流溪教授与张征副教授主要探讨了怎样用中国文化传统教育中的语用学思想来充实语用学研究。
周流溪教授提出,研究文化语用学就要发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语用学思想,以此来充实语用学相关研究。同时,由于文化传统教育是保持民族凝聚力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措施,因此研究文化语用学还要把语用学原则贯彻到文化研究中。
张征副教授引用了许多生活中的实例,阐述了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以语用学原则向学生施教,如何通过新的实例向学生传播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和培养学生自觉进取努力奋斗的精神。
主旨发言二
嬗变中的“家文化”与汉语礼貌表现
陈新仁教授从“家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语料,生动阐释了“家文化”与汉语礼貌表现研究的三个维度:汉语礼貌研究(汉语礼貌的特点及其与西方礼貌的差异)、汉语家文化(中国社会文化取向表征和中国“家文化”的现实表现)和基于“家文化”的礼貌观(五种礼貌准则和“家文化”礼貌观汉语表征)。最后,陈教授介绍了“家文化”的嬗变及其影响,指出全球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给“家文化”带来了冲击,因此基于“家文化”的礼貌准则的适用性和制约力呈衰减趋势。
主旨发言三
文化语用学的理论视野与解释方式
何刚教授围绕文化语用学的定义及其演进展开,从广义的视角出发,阐述了文化语用学理论如何涵盖所有自然语境,同时,从理论方向阐述了话语的文化语用分析所涉及的具体方面。何教授提到,文化语用学的解释方式涉及到解释原则、解释路径和解释结果,并强调文化关联原则是一个重要的解释原则。
主旨发言四
文化语用学的物质性概念
——李商隐诗歌中雨的概念分析
杜世洪教授在发言中首先阐述了物质性的概念,物质性作为一个工具概念,在人类、语言、文化、社会等研究领域里维系着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随后,杜教授提出,在社会交往中,人们用语言进行的非物质表达具有理想性,但非物质表达的理想性却是由物质形式来决定的。杜教授以李商隐的诗歌为例,通过深入分析其诗歌中雨概念的运用,说明在物理世界中,雨是客观事物或者自然现象中的一种组成,但在语言使用中,雨作为一种物质性的概念而进入语用的意义生成与推导。
主旨发言五
网络话语研究的社会性
冉永平教授通过对语用学研究的社会性特征进行详细阐释,强调了语用学研究不是单纯的交际言语研究,而是受社会学、人类学、交际学等影响,涉及多学科的融合性研究。他以网络话语研究为例,指出网络话语研究从关注交际者意义、语言语用信息等,转向关注话语实践中的社会问题表达、社会反应、社会需求、社会期待、社会管理等,这体现了语用学研究的“社会取向”。
主旨发言六
“场”语用学:背景、架构与应用
毛延生教授从发展背景、基本架构和应用举隅三个方面对“场”语用学进行了详细探讨。他指出,场语用学是一种研究交际者之间文化与心理维度的全新范式,语用研究化范式需要由以往的“西学东渐”转向“东学西传”。通过举例解释,他阐明了“利他当中,完成自利”的相对概念、话语“内外视角”的场域之分和“聚焦自我”的话语场域的三大基本假设。
主旨发言七
关系身份:又读《红楼梦》小感
袁周敏教授首先举例说明,汉语语言文化中的身份通常从血缘、地缘和家族等概念延展开来。通过再读《红楼梦》,袁教授发现其中日常使用的语言,促使我们获得关于身份意涵的深切体验——即关系身份。袁教授认为,作为行为人,我们常考虑的并非仅仅是自己,而通常是“上有老下有小,左右兄妹与哥嫂”,正因如此,关系身份才得以运行与发展。袁教授尝试提出关系身份论,意在为汉语交际中的语言使用提供一种新的解释。
主旨发言八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中国文化语用学中的“礼”原则
文旭教授以《荀子·修身》中关于“礼”的重要论述开篇,指出,“礼”是儒家思想中的“五常”之一,是德之范,是行为准则。作为礼仪之邦,“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塑造国民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礼” 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演变。基于此,文教授首先阐释了中华文化中“礼”的涵义和“礼”原则,接着用具体事例分析“礼”原则对言语行为的制约和影响,以及言语交际如何实施 “礼”原则。
【专题论坛】
专题论坛一
文化语用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围绕“文化语用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西南大学段芸副教授、平顶山学院李卫中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雷容老师、厦门理工学院黄利民副教授、四川大学黄乔老师等5位教师及9位研究生,共计14位发言人参与了专题论坛一的讨论。该专题论坛由雷容老师主持,黄利民副教授担任点评专家。
黄利民副教授在研究中考察了近代汉语感谢行为的历史演变,并分析感谢行为中的礼貌特征及其演变、演变的社会动因,同时探讨了汉语礼貌发展的历史趋势。
雷容老师针对“熊孩子闹地铁”事件中一方网友指责另一方的不宽容,结合来源于网络视频和网友评论的相关语料,借助计算机辅助交流话语分析方法,关注语言使用如何维护道德规范。
段芸副教授借助于认知语言学中的力量-动态模型,结合社会文化等语境因素,构建出言语行为的语力—动态模型。在语力—动态模型下,分析中国社会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中国人言语行为的语力,并深入了解交际双方的互动过程与规律。
黄乔老师从语用能力的角度审视最小论与语境论之争,通过严格区分语言意义与概念意义说明互补关系。同时,阐释了“语言意义”构成了界定“语用力”内涵的重要基础,揭示了意义的语义确定性与语用确定性之分。
专题论坛二
文化语用学的应用研究
紧扣“文化语用学的应用研究”,西南大学胡显耀教授、西南政法大学黄春芳教授及13位研究生,共计15位发言人参与了专题论坛二的讨论。该专题论坛由清华大学颜奕老师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晓峰教授担任点评专家。
胡显耀教授和郑慢同学合作完成的研究以《葬花吟》的四个英译本为语料,分析了古诗英译中文化语用因素的构式拓扑性,探讨构式拓扑整合的过程及规律,揭示译者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在处理文化语用因素时体现的个体差异与共性特征。
黄春芳教授基于中文立法文本和英文立法文本之间法律文化语境因素的差异,从法律文化语境的视角分析中文立法文本翻译中的语用充实:时间类和空间类的充实、主题角色的充实、语篇关系的充实及含义的充实。
西南大学曹双飞同学基于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分析理论,从语言形式衔接、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分析“spectre”这一概念的文本功能和意义,指出了该概念具有三重意义潜势:神化性、异质性和隐秘性。
专题论坛三
文化语用学的跨语言研究
聚焦“文化语用学的跨语言研究”,大连外国语大学姚艳玲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彭广陆教授、西南大学成军教授、西南大学彭玉全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任苒老师等5位教师及9位研究生,共计14位发言人参与了专题论坛三的讨论。该专题论坛由任苒老师主持,姚艳玲教授担任点评专家。
姚艳玲教授基于跨文化语用学理论和研究范式,从表达“适切性” 角度考察中国人中高级日语学习者语用失误的现象,通过探析语用失误的原因,发现语言背后汉日母语话者识解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
彭广陆教授主要对《雪国》开头处的各中文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译文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结论:译者唯有在翻译过程中充分把握中日文化差异和审美观念异同,才能使翻译更贴切准确。
成军教授从句法学和社会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对英汉人称代词指代一致性在句法效应、功能效应和文化效应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强调人称代词在两大语言系统中相同的调节话语空间距离的文化作用以及在句法形态上的复杂差异性。
彭玉全教授针对中日言语交际中的文化冲突进行了研讨,指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语用失误主要体现在母语迁移干扰、语言理解失误和思维方式差异等方面。对于减少文化语用失误的教学对策,他提出增加文化语用学教学比重、引导学生理解日本历史风俗习惯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情境等。
任苒老师通过对比汉语俄语之间的恭维语反应类型分布差异,得出结论:相较于汉语语言文化,在俄语语言文化中,俄罗斯人更倾向于表达恭维态度以及接受对方的恭维。
专题论坛四
文化语用学与汉语研究
围绕“文化语用学与汉语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叶狂教授、河南大学王晓伟副教授、重庆交通大学黄健平教授等3位教师及10位研究生,共计13位发言人参与了专题论坛四的讨论。该专题论坛由黄健平教授主持,叶狂教授担任点评专家。
黄健平教授认为“连”字构式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参照点构式,阐述了说话人对同一情景或事件进行不同识解的结果,是语言演化中基于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叶狂教授以汉语的“们”为例,论证“们”与英语的复数标记-s的共性和差异,并说明“们”既表现出跨语言的统一性,也表现汉语句法的多样性特征。
西南大学刘郑馨怡同学以语篇补全测试问卷为工具,分析各年龄段汉语母语者批评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及语用策略,探究不同年龄段汉语母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所体现的文化语用特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批评言语行为实现策略的影响。
专题论坛五
文化语用学与其他语言学理论范式的互动研究
聚焦“文化语用学与其他语言学理论范式的互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王庆副教授及14位研究生,共计15位发言人参与了专题论坛五的讨论。该专题论坛由中南大学张征副教授主持,王庆副教授担任点评专家。
王庆副教授以一则趣事开篇,考察了“起义”、“造反”和“叛乱”的使用,探究了“安禄山起义”这类表达难以被大多数汉语使用者接受的原因。王教授指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下的语言研究应该将形式和语义、词义认知和社会事实以及话语选择等联系起来,作互动交融式的整体研究。
重庆大学范博睿同学选取真实的人民调解实践,整合态度系统、关系管理理论以及和谐话语分析原则,探讨人民调解员话语中态度资源实现的关系管理和人际和谐内涵。
西南大学唐瑞梁副教授和魏嫣然同学聚焦中美媒体对孟晚舟事件的报道,从社会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关注语言使用的认知维度和社会背景,对不同语言的孟晚舟案报道中的隐喻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揭示隐喻使用的异同和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李宪博同学以四种基本的逻辑结构为基础,根据说话者话语表达结构的差异,分析了每种情况下特殊会话含义的表达和推理的逻辑结构,探讨了为什么特殊会话含义推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闭幕式】
会议闭幕之际,各分论坛代表作总结汇报后,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何刚教授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发言。何教授指出,首届全国文化语用学缙云论坛深入探讨了文化语用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与会代表们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文化语用学所需的资源,探索学科交叉的可行性以及研究路径,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何教授展望了文化语用学的未来发展,对年轻学者寄予厚望,鼓励他们不断攀登学术高峰。
最后,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肖开容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向参加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参与论坛组织工作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
【合影留念】
本届论坛对文化语用学的核心议题进行了探讨。与会代表们通过相互砥砺切磋,交流启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文化语用学理论及应用研究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
供稿:袁玉 陈锡岚 高楚云 冉思琪 杨艳丽 黄梦源
供图: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执行编辑:何文婷
责任编辑:董子畅 何文婷
审核:文旭 肖开容 唐瑞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