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享誉全国的苇间风沙龙在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主题为“语言创造性探索之隐喻与创造性”活动。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文旭教授主讲,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罗益民教授主持。现场座无虚席,除研究生、博士生等学生外,也吸引了大量社会人士前来参加。当晚,已经是苇间风沙龙系列讲座第82讲。
文旭教授是教育部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主编《语言、翻译与认知》等四种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罗益民教授是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莎士比亚研究会会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主编学术辑刊《莎士比亚评论》。
▲文旭教授在现场主讲。
文旭认为,语言的创造性是一种创新,就像国家需要技术创新,个人也需要思维的创新,而隐喻则是这种创新的一种方式。
隐喻在文学语言中往往表现为比喻。文旭表示莎士比亚的作品里有许多隐喻,这些隐喻共同构成了莎士比亚作品的创造性,也让莎士比亚的作品更有张力。
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天才才会隐喻。”文旭对此并不赞同,他表示普通老百姓也会使用隐喻。将隐喻放到现实生活中,也就是人们平时打的比方,人们打的比方本身就是一种文学修辞,所以有一句话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他风趣地用打比方的方法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对于中国女性而言,传统是一件红色的旗袍;对于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而言,传统是一顶黑色的礼帽。“我们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美,要有文化自信。”文旭老师谈到旗袍时说道。
文旭认为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创造性是依靠想象力和原创性。他列出了创造性的三个标准,分别是: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性。
文旭阐释道:“新颖性很好理解,难的是独特性,独特性比新颖性要求更高,需要很多大胆的想象。当然,创造的东西也必须有价值性。比如鲁迅《狂人日记》里‘狂人’所说的话颠三倒四,就没有价值,但是鲁迅创造了‘狂人’这一文学形象,在当时是新颖的、独特的、有价值的。”
那么,创造性来自哪里呢?文旭认为创造性来自思维,思维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而思维又来自社会实践,具体来说,就是读的书越多、走的路越多,知识就越多,创造性就越多。
说到创造性的来源时,文旭感慨中国的科幻小说目前发展比较薄弱,他说:“科幻小说其实能反映出一个国家国民的科技想象力,而中国还需要更多的像刘慈欣这样的小说家,我们所设想的很多东西才能照进现实。就好像一百多年前,翱翔天空对于我们还是奢望,但是,现在我们通过乘飞机也可以飞上天空。我相信,我们的文化、科技、经济等,能够飞得更远、更高。”
原文地址:https://wap.cqrb.cn/detail?classId=580&id=151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