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上午10点,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龙海平教授应邀做客博雅讲坛,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汉语史研究对历史语用学的理论意义”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在外国语学院903学术报告厅举行,由外国语学院杨坤教授主持,近百名师生到场参加了此次讲座。
龙海平教授,任职于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担任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洪堡资深研究员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法化、类型学和话语语法。近年来,龙海平教授在Studies in Language, Functions of Language, Language Sciences, Linguistics, Lingua, 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等语言学SSCI、A&H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译)著数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资助项目、后期资助项目3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资助项目1项,获得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广东省哲社科论文类二等奖等科研奖项。
讲座中,龙海平教授基于近年来Bernd Heine、Elizabeth Closs Traugott、Laurel J. Brinton、Maj-Britt Mosegaard Hansen、Alexander Haselow等学者在历史语用学领域的新思考,认为不同的语言学家对“话语成分的形成路径问题”的发现大相径庭。龙海平教授在以往汉语史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以语义为中心的话语语法 (meaning-centered discoursegrammar),并且认为该理论有望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为历史语用学领域引入新的理论思考。
首先,龙海平教授以语言学前沿研究热点——ChatGPT为切入口,以其对自然语言语料构建的作用为导入,介绍了历史语用学的理论背景和基本概念。其次,龙海平教授按照研究思路,围绕“谓词性插入语可以形成独立小句”等三个启示,分析了汉语史研究对历史语用学研究的理论意义。随后,龙海平教授引用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学术观点及丰富的古今英汉语料,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汉语“你看”“可是”以及英语“possibly”等词语的历时性语义及语用演变,提出“某些话语组构标记可能形成于独立小句,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母句成分”等三点理论思考。最后,龙海平教授总结认为汉语史研究很可能是解决包括历史语用学在内的理论语言学诸多相关理论问题的金钥匙,勉励语言学的年轻学者们从这个角度开展自己的独立研究。
讲座结束后,龙海平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就“你看”这一插入语是否存在图式性构式,其演变是否存在多个变体的渐变过程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龙海平教授勉励大家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合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语言学研究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供稿人:陈茈诺;审核:梅胜利;编辑:杨晓莉;终审:严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