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师生代表团赴港开展学术交流与教育考察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作者:杨竹编辑:蒲丹青 审核:严怡 阅读次数:日期:2025年04月07日

为积极推动本科生深度参与学术研究、持续优化学院跨区域教育合作模式、不断拓宽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2025年3月27日至30日,学院精心组织师生代表团赴香港开展学术交流与教育考察活动。此次代表团由学院副院长张俊、国际交流办公室主任杨竹带队,成员包括2022级和2023级英语师范及英语专业唐振耀、聂子茜、伍润康、冯钰博、陈晓欢、鲁思彤六名优秀本科生代表。

学术盛会:本科生应用语言学与语言研究会议大放异彩

代表团全程参与了由香港理工大学主办的2025年度“本科生应用语言学与语言研究会议”。此次会议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吸引了复旦大学、西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十八所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地区以及日本、泰国、菲律宾等国家的知名高校近百名师生参与交流分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学院首次以团体形式在国际本科生学术会议上精彩亮相。

在会议期间,学院六名本科生凭借扎实的研究功底和出色的表达能力,生动呈现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特色,并对听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清晰、准确的解答。会议专家组对我院学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我院学生的研究选题具有前沿性,研究方法规范严谨,数据详实可靠,论证逻辑严密,英语展示能力突出,仪态自信大方,充分彰显了西南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主办方将严格按照既定程序,评选优秀展示奖项,并适时公布结果。

此外,学院教师代表与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会面磋商。双方一致表示,将以建立常态化的学术交流机制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两院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教育考察:走进伊利沙伯中学,探索英语教育特色

代表团还对香港顶尖公立中学之一的伊利沙伯中学进行了全面考察访问,实地感受了该校独具特色的英语教育模式。伊利沙伯中学地处繁华商业区旺角,地理位置优越,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实践机会。学校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多元的商业与文化场景中学习实践,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力推行沉浸式英语教学,除中国语文、中国历史等科目外,其他科目如数学、地理、科学等均采用全英语教学,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英语校园氛围。该校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高,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学习和交流,历年雅思平均分高达7.2分,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也表现出强大的竞争优势。

在访问过程中,伊利沙伯中学校长余国健、副校长罗文德、周骏业、何雅贤以及教师代表郑颖哲、马颖帼等与到访师生进行了亲切座谈。他们详细分享了该校英语教育的特色做法,包括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团队项目、国际交流项目、英语游学团等,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国际视野;大力研发校本教材体系,引入国际先进教学资源,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与项目式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代表团成员还沉浸式观摩了中五年级(相当于内地高二年级)的英国语文课堂。课堂上,新颖的教学思路、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人耳目一新,不同教学风格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现。在研讨分享环节,两校代表围绕英语教育经验、职业文化差异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国际化资源提升英语教育水平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双方还就未来在研学互访、师范生联合指导、见习实习等方面的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为进一步深化两校间的教育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交流成果:彰显学院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此次跨区域的学术交流和考察访问活动成果丰硕,意义深远。不仅充分彰显了学院“以本为本,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良好的学术声誉,也提升了西南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为学院在教育和学术领域的全球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学院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加强与国际先进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的持续提升。

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国内外优秀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59B05

7B059

(图文:杨竹,编辑:蒲丹青,初审:张俊,复审:石莹华,终审:严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