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要求,破解教学难题,提升教学质量,外国语学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政联席会与相关教师专题会议专题研究、系统部署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工作,标志着改革已全面进入攻坚实施阶段。
顶层设计:构建“三步走”改革蓝图
3月5日、4月2日,学院连续召开两次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方案。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严怡主持,强调要将党建工作与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会议聚焦“数字化转型 - 课程共建 - 跨学科融合”三阶段目标,制定“三步走”战略:短期聚焦数字化转型,中期深化课程共建,长期实现跨学科融合。学院拟组建由党员骨干教师牵头的专项攻坚团队,并计划赴兄弟院校开展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情况调研,构建“团队授课 + 数字赋能”的创新模式。副院长付正玲表示:“改革需以开放姿态推进课程共建,打造‘专业+外语’交叉课程,党员教师要在改革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教师赋能:启动分层培训提升计划
针对教师能力提升需求,学院提出“三步走”培训方案:首批遴选30名教师开展数字赋能培训,后续逐步扩展至学科英语专项研修。培训前将对教师进行能力摸底,实施“分类培训+激励机制”:对专门学术英语类课程教师开展定向研修,对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技能提升培训。院长肖开容强调,“改革不是‘单兵作战’,而是通过教研共同体建设,推动全学科教师转型,党员教师要成为改革的排头兵。”
质量保障:构建全覆盖督导体系
为强化教学监管,学院将组建督导团队,覆盖全部课程与教师,并拟引入校内外权威专家,保障督导工作的专业性与深度。同时学院将探索实施“技能督导与素养督导相结合”的双轨机制,构建“诊断 - 反馈 - 改进”闭环管理,并将督导结果与绩效考核体系深度融合,旨在培育健康可持续的师资成长环境。
凝心聚力:双会部署凝聚改革共识
3月7日学院召开大学外语部教师党支部专题会及大学外语部全体教师通气会,党委书记严怡通报学校对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相关要求以及学院相关改革举措。她强调,“改革是学校赋予我们的宝贵机遇,我们要通过党建引领和全员动员,使教师认识到这非但不是负担,反而是提升教学竞争力的关键契机。党员教师要在改革中亮身份、作表率,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改革。”
此次改革将推动大学外语课程从“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通过场景化教学、跨学科课程设计等创新,破解学生参与度不足、教师专业壁垒等难题。下一步,学院将细化培训方案,强化教学督导与指导,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初审:付正玲
复审:石莹华
终审:严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