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西南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介绍

作者:马军军编辑:杨晓莉 审核:严怡 阅读次数:日期:2025年05月15日


外国语学院简介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由建立于1950年的原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原西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整体合并而成,其前身是上个世纪40年代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英语系、原四川省立教育学院英文系和私立相辉文法学院外文系。学院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学贯中西的大师吴宓先生,著名诗人及文学家方敬,翻译家邹绛,外语教育家张正东以及熊正伦、赵维藩、李德才、孙法理、江家骏、陈治安、刘家荣、李力等学术先贤和著名专家曾在此执教,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和办学特色。

学院现有教职工229人,专任教师206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64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4人。学院拥有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有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语言学、外国文学、外语教育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在多个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

学院现有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9个语种,英语、日语、俄语、德语4个专业;英语专业、日语专业和俄语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以及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下设“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可授予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俄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学术型硕士学位,及“翻译硕士”“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语言文学”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是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办有国际学术期刊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认知语言学研究》)、Asian-Pacific Journal of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亚太二语及外语教育学刊》)、《俄语国家评论》以及学术集刊《语言、翻译与认知》《外语教育研究》《莎士比亚评论》等。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介绍

外国语言文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包括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五大学科方。其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是反映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基本属性的学科方向,也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之“本”。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有关外国语言学及其应用的研究,旨在探讨语言本质,考察人类语言的普遍特征和一般规律;研究和解决实际语言问题,提高人们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外国语学院1986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点,1994年接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点,2006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点,2011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2025年,外国语学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在学校统筹安排下,招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旨在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教师,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培养目标:

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家国情怀深挚,国际视野开阔,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外语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教研双优型”外语教师,为学生成长为卓越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奠定专业发展基础。


课程体系:

学位公共课

第二外国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学位必修课

中外主文献研读(含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

外语教育学概论

外语课程与教材研究

外语测试与评价

外语教育研究方法

专业选修课

数智化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

英语/俄语/德语/日语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外语教学研究中的统计分析

应修最低学分:23学分,其中必修课程最低学分:19学分(含学术活动2学分、实践训练2学分)。


七大优势:

专注教师教育: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师范教育基地,构建了本硕博贯通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为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持续输送高素质专业化师资。

聚焦学科教学:外国语学院传承百年外语教育传统,以培养卓越外语教师为己任,对接国家教育政策,构建了公费师范本硕贯通培养体系、国家优师计划定向培养体系、4+2本研衔接卓越教师培养体系以及多语种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免试申请就读:实行申请制,申请人只需符合申请条件即可报名入读;每年分春秋两季安排教学,分别在3月和9月开班。

学习方式灵活:课程教学形式采用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非脱产混合式教学模式;面授教学和考试主要安排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不影响正常工作。

多次统考机会: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后,即可在中国教育考试网报名、缴费和参加全国统考;每年有一次全国统考机会,须在48个月内通过。

统考科目唯一:依据现行政策,本专业全国统考科目只有外国语水平一门。外国语学院开设“俄/德/法/日”四个语种供学员选择。

国家认可学历:所授硕士学位与全日制硕士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西南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申请硕士学位条件和要求


一、申请条件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以下简称“申请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在工作岗位做出一定成绩,得到所在单位在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认可。

(二)须为学士学位获得者,且获得学士学位时间超过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或已获得通过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境)外学位。

(三)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所申请学位学科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同等水平。

二、申请专业

学科专业及代码

全国统考科目

研究方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代码050211)

俄/德/法/日

(四门中任选一门)

外语课程与教材研究

外语教学论

外语测试与评价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三、申请要求

(一)信息注册

1.申请时间:2025年3月24日起至2025年12月30日。

2.申请人须通过“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网址:https://tdxl.chsi.com.cn)进行注册,并按要求填写“学位申请”中的相关信息。(具体申请指南请参考附件一)

(二)现场确认

1.现场确认具体时间以学校通知为准。

2.地点: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碚校区)、校外服务中心(名单另行通知)

3.现场确认材料,包括:

(1)填写《西南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名表及个人承诺书》1份;(详见附件二)

(2)出示有效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及上交复印件1份;

(3)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上交复印件1份;

(4)学位认证报告或学位在线验证报告复印件1份。

注意事项:

(1)学位认证:申请人在网上报名前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https://www.chsi.com.cn/xwcx/index.jsp)查询并截屏“学位证书查询结果”;若无法在“学信网”查询学位信息的考生,必须取得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位认证报告。

(2)以上报名材料均需A4规格纸张打印或复印,将本人打印及复印材料按照所列顺序装订成册,于现场确认时上交,所有证书(证件)原件切勿装订入册。(装订成册模版详见附件二)

(三)资格审核

学校将审核申请人的条件和资料,符合要求的申请人名单将在继续教育学院网站公示。资格审查不通过的,本次申请无效。

(四)课程学习

1.学校按照申请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组织同等学力课程教学和考试(核),课程教学形式采用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非脱产混合式教学模式。资格审查通过后的申请人,在缴纳课程学习费用后参加学习。课程教学安排为1-1.5年,每年分春秋两季安排教学,分别在3月和9月开班。

2.申请人修完所申请学科培养方案的全部课程并通过考试,可获得“西南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学科课程结业证书”。

(五)国家统考

1.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后,即可在中国教育考试网(https://tdxl.neea.edu.cn/)报名、缴费和参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全国统考)。全国统考报名时间为每年3月,考试时间为每年5月。(考试具体要求和安排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文件通知为准)

2.从信息注册之日起,申请人须在48个月内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并取得学分和通过全国统考。未能通过者,注销申请人在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上的申请信息。

(六)学位论文

1.申请人通过培养方案规定课程考试并取得规定的学分和通过全国统考后,可以申请进入硕士学位资格审查阶段并缴纳学位论文阶段费用。

2.申请人自通过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审查之日起,须在24个月内完成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学位论文撰写,并通过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未能按规定时间完成者,终止学位申请资格,不退还缴纳的费用,注销申请人在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上的申请信息。

3.申请人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并取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遵守学术规范,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的,可申请授予硕士学位。

四、费用及收缴方式

(一)收费标准:

1. 课程学习费:30000元/人;

2. 学位论文费:15000元/人。

(二)缴费办法:

1.申请人通过 “西南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网”在线缴费,经费直接缴到学校账户。

2.同等学力专业课程教学分三学期开设,申请人分三次缴清课程学习费,即每学期10000元/人。在每学期开学前,申请人缴纳费用后方可学习。若“定制班”教学计划在两学期完成教学,则分两次缴费,每次15000元/人。

3.学位论文费一次性缴纳后,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4.按照每次缴费金额,由学校开具学费电子发票。

(三)我校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代收费用。

五、其他说明

(一)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仅颁发硕士学位证书,不颁发毕业证书。

(二)申请人不得同时向我校以外的其他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学位申请。

(三)申请人因来校学习,所产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

(四)课程学习费用不包括教材、学习资料费,全国统考报考费。

(五)我校不采用任何形式的全日制在校学习,不举办任何收费性质的全国统考辅导(或培训),不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开展学科课程和论文的有偿辅导(或培训)。

(六)如果有新的政策调整,以国家最新文件为准。

(七)硕士学位证书样式

   

六、咨询及联系方式

(一)继续教育学院

咨询联系人:么老师

咨询电话:023-68253621

咨询地址: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B栋3楼301室(学校光大礼堂旁)

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官网:https://www.eduwest.com

(二)外国语学院

咨询联系人:徐老师

咨询电话:023-68250420

    咨询地址: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一楼104办公室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官网:https://foreign.swu.edu.cn/


附件(请到https://www.eduwest.com网站下载最新版本

附件一: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平台申请操作指南

附件二:西南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名表及个人承诺书